边关小厨娘_第1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节 (第2/3页)

  这辈子,有些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见既是为敌,还不如不见。
  西州。
  转眼已到正月初六,这天是店铺大开张的日子,西州所有铺子几乎全都开门了。
  如意楼和面坊还放了鞭炮庆祝新年开业。
  瓷窑已经正式被官府接手,姜言意是第一批拿到瓷器出关文书的商户,她在楚家住了这么久,得回去忙生意上的事。
  立春后城郊的的耕地就开始买卖,姜言意打算等不下雪的时候,亲自去郊外看看,买几亩适合种植辣椒的地。
  楚承柏被送去了乡下庄子上,对楚老夫人只说是他去庄子上读书清净些,老夫人半点没怀疑,还盼着他能有出息,楚大爷狠话是放了,但到底还是没跟着一块去庄子上。
  姜言意去楚老夫人院子里给楚老夫人辞行时,正碰上有客人在。
  楚家是西州新贵,平日里也鲜少主动同人结交,来拜年的都是楚昌平在军中的下属和同僚,这还是头一回有女眷来府上。
  “这是老三膝下的意丫头。”楚老夫人笑呵呵同她旁边坐的老太太介绍。
  那老太太穿着一身半旧的宝蓝色缠枝褂子,额间勒的抹额也只绣了如意纹,没嵌宝石,估摸着家境应当不如楚家。
  她见了姜言意频频点头:“无怪能得辽南王看重,老姐姐你这孙女,天底下怕是找不出第二个能比她标志的了。”
  她旁边还坐着一个年轻姑娘,约莫双十年纪,穿着石榴裙,只不过一直低着头看不清面貌。
  姜言意受了夸赞只做羞涩状低头不语,话留给楚老夫人去回。
  楚老夫人和那老太太拉了不少家常,期间姜言意注意到楚老夫人时不时又盯着那姑娘看,估摸着楚老夫人八成是在给楚承茂看亲事,但她打第一眼就觉着,这姑娘不是楚承茂那嘴贱毒舌的家伙会喜欢的类型。
  而且这个时代的姑娘大多十五六岁就嫁人了,这个年纪还当姑娘的少见,姜言意正感慨楚老夫人开明,听到楚老夫人吩咐丫鬟去请楚昌平过来,她这才意识到了不对劲。
  眼前这姑娘怕不是给楚承茂看的,而是打算给楚昌平续弦的。
  没过多久得了楚老夫人吩咐的丫鬟就回来了,在楚老夫人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楚老夫人脸色微变,有些歉意地看着那老太太道:“对不住老姐姐,军中有事,三郎去军营那边了。”
  老太太忙笑着说不妨事,楚老夫人又同她聊了几句,把人送走后,才同姜言意念叨:“这姑娘原本定亲了,但为她母亲守孝三年,男方等不了,这才退亲了,在家中留成了老姑娘。德行样貌全都没得挑,偏偏老三死活不肯续弦!你说将来茂哥儿成亲,这家中都没个主母,像话吗?”
  听老夫人这般说,姜言意就知道楚昌平并未去军中,只是不肯过来罢了,对于长辈的婚事,姜言意也不好多说,只道:“父亲自有他的打算,祖母别烦心了。”
  “我怎能不烦心,茂哥儿的亲事到现在都也还没着落呢!”
  一说到楚承茂,楚老夫人心头的忧虑更重了,她看着姜言意道:“阿意,你老实同祖母交代,听说初一那晚茂哥儿出门带了个姑娘回来,还瞒着家里所有人,他同那姑娘究竟是何关系?”
  楚老夫人是个正派的,早些年楚承柏和他房里的丫鬟月娘胡来她都颇有微词,她担心楚承茂学那些个浑人养外室。
  姜言意怕编谎没跟楚承茂和薛氏对口风露馅,便只装傻道:“带了个姑娘回来?我没听说啊。不过二哥是个做事有分寸的,祖母您就别想东想西的,他觉得该告诉您的,自会告诉您。”
  第124章
  姜言意好说歹说总算是劝住了楚老夫人, 向老夫人辞行后便带着楚言归回都护府大街。
  秋葵是个勤快肯干的,加上有郭大婶拿主意,把家里的一切收拾得井井有条, 从初六开始, 铺子里又卖起了关东煮和方便面的面饼。
  让姜言意有些意外的是隔壁成衣铺子的陈娘子夫妇关店回乡下去了。
  “陈娘子说现在的绣活儿不好做,若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