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章 都是跟女婿学的 (第2/2页)
翎应声,然后出门准备。 周母眼角含笑看着郭承翎出门,说道:“看的出来,是个贴心的人,也憨厚老实,小婉嫁了个好人家。” 刘氏搭腔:“承翎人是好的,对小婉好,对我们也好。而且家里没别人了,小婉倒是免了应付。” 这句话是刘氏无意说的,说出来后便有些后悔了。 这意思似乎就是在说,她这些年应付婆婆应付的辛苦。而且也没落下多少好话,最后还闹得分家断亲。 她想改口的,却是听周母说:“不妨事的,你的苦我知道。这样挺好的。” 老太太见得多了,自然能明白其中意思。 林振打岔道:“秀容,你去把那些能带着的菜收拾一下,让姥姥他们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 然后又转向周显:“重新做是不太行了,舅舅别嫌弃,把剩下的那些带着。您不是还说味道很好,比得上那些有名的馆子么,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 “哪有吃不了还兜着走的。”周显连连拒绝,说着就要出去让刘氏别麻烦了。 “都是自家人,有什么不可以的。”林振把人拦下,说道:“家里就我们俩人,这么热的天儿,肯定得放坏了,就可惜了。你们不嫌弃就拿着……要是嫌弃,那就只会我声,我去跟秀容说。” “你这孩子,说的是哪里话。”周显一脸的为难,但还是被林振说动。他回床沿坐下,指着林振,问道:“振儿啊,你什么时候学会说这样的话了,啊?” 林振笑说:“这是跟我那女婿学的。” “哦?”周显诧异,“看着他也不像会说这样话的人啊。” “怎么不会呢。”林振道。 然后他把之前林小婉给刘氏买首饰的事跟周显说了。当时的钱是郭承翎拼死打的那头野猪卖来的钱,也算是他拿命换来的。所以买回来之后,刘氏不管林小婉怎么说都不要。后来呢,还是郭承翎劝下的。 当时郭承翎说:娘是嫌这簪子不好看?都怪我没本事,打个猎还受了伤,不能转引自反而还要拖累您和爹。 他还说:让小婉把簪子退了,等上好了,赚更多银子再买好一点的。都怪我没用。 这一番说辞,登时让刘氏难办了。 但还是为了这番心意,把簪子收下了。 周显听完,大笑道的:“想不到还挺有手段啊,哈哈哈,不错,挺好。” “那就这么说定了。”林振说。 说罢,倒是突然没了话说,就这么沉默着。三人心照不宣般,都目视前方看着。 静,静的能听清楚外面的所有动静。 过了许久,林振才说:“说起来,我挺对不起这个家的。如果我能做好儿子和丈夫,也不会变成这样。你们或许也不用为了我娘的事操心。” 气氛一下就沉重了。 周显没说话,周母沉吟半晌,却是说道:“要说错,你确实有。但是啊,振儿,总不能说你老实就不对了。像你哥林堂,就好么?你娘是个糊涂的,这么论起来,不赖你。” “唉。” 林振叹着气,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行了,你也别想了。好好过你的日子,有时间了,过去看看我老婆子。你那些表兄弟们,也许久没见了吧?”周母从床上下来,踱步向外走,又说道:“收拾差不多了吧?走吧。” “您着什么急呀,等收拾好了会进来喊的。”林振赶紧上去搀着周母,还不忘说道:“要我说,来都来了,您就在这多住些日子。” 周母没应这句话,像是自言自语道:“是啊。以后的日子也不长了,想干点什么都没机会了。” 林振听着,总觉得这话里的意味太萧瑟。 陪着周母出来,郭承翎已经把牛车打点好,正拍打着棉絮的落尘。见人出来,开口说道:“再去屋里等会吧,这尘啊,落的有点多,得着实拍打拍打。” “不碍事儿,就这样挺好。”周母慈祥的笑着。 刚好刘氏也从厨房出来,手里拎着三个白布兜,里面鼓鼓囊囊的,能看出是碗的形状。过去把布兜放在牛车上,然后对郭承翎说:“行了承翎,你回家去吧。” “我赶车吧?”郭承翎说。 “不用。”林振朝着他摆了摆手,“我赶车就行了。你也不认识路,还得劳神给你指路。我把人送回去就成,路上也能多说些话,你回家歇着吧。” 郭承翎又确认了一遍,然后跟两位长辈道了别,才转身离开。 周母被搀扶上车,眼里都是笑意,她说:“好啊,你们这日子啊,肯定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