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_第244章 番外二百三十一 梦回唐朝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4章 番外二百三十一 梦回唐朝4 (第2/9页)

商回家善后事宜,让事态不要再扩大。崔彦曾也曾把上级意思转告给庞勋,希望他们安安份份回来,前面庞勋也还表现比较谦恭。如今庞勋是回来了,却又提出这非分的要求,让崔彦曾很生气。
  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庞勋离徐州只有四站路,也就60公里,怎么处理才是当务之急。
  崔彦曾想听听其他管理人员的意见,于是召集手下开会。
  众人异口同声认为应该给返乡团点颜色并各自阐述理由。有从影响角度出发,认为这种风气不能助长;有从乐观角度出发,认为我们以逸待劳,胜利是铁的;有从历史角度出发的,认为如果姑息养奸,返乡团会成银刀军第二;最有说服力的是团练判官温庭皓的三难五害说。
  温庭皓虽然没有哥哥温庭筠有名,本身也是位有文化的诗人,和温璋自然也是亲戚。温璋被驱逐使他对军队这样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深恶痛绝。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早就有了腹稿,如今在这个场合正好一条条说出来分析给大家听:
  一难:上级原谅而我们擅自讨伐,不太讲诚信。
  二难:率领返乡团的父兄辈去讨伐返乡团,会不听指挥。
  三难:盘根错节,牵连范围会比较广。
  一害:当值守军不听指挥擅自归来,不讨伐别的边军会有样学样。
  二害:王仲甫作为一将之首,只因士兵一个不高兴就被杀害,以后谁还敢带兵。
  三害:身为士兵,却一路烧杀掳掠,还收容朝廷重犯,这如果也不讨伐,怎么惩恶扬善,维护朝廷威望。
  四害:目前军中将士大都是他们的亲属,万一对方主动发难,怎么面对乱局,不如先下手为强。
  五害:威胁政府查办尹勘等三位将领,还想自成一军搞独立,那不就是银刀军的翻版吗?
  众人都觉得有道理,谁当领导喜欢被手下威胁,那以后还怎么混?最重要的是威胁也要有威胁的实力,现在城里还有四千多兵,根本不怕你威胁。至于三个难处那是次要的,讲诚信是建立在实力对等的情况下,当年王式和银刀军讲过什么诚信没有?没实力还要求对方讲诚信,那只是个笑话。
  至于军中士兵和返乡团有亲戚关系也不是问题,崔彦曾任命都虞侯元密为将,甑选出和返乡团没什么交情的士兵约3000人前去征讨返乡团,同时命宿州、泗州二州出兵联合作战。只要能快速消灭,还怕城里士兵敢造反吗?
  元密点齐部队浩浩荡荡出发,杀气腾腾直向返乡团扑来。
  临行前,崔彦曾指示不要伤害天使张敬思并把他安全救出。元密边走边想,快到任山时还真就想到一个办法。
  任山上有个朝廷接待处(驿馆),元密命令部队在离任山不远的地方隐藏,派人假扮樵夫在驿馆附近监视返乡团动静,想等返乡团到达驿馆休息时搞个突然袭击。
  计划是好的,不过出了两个纰漏:
  一是让驿馆工作人员全部转移,二是低估了返乡团的警觉性。
  黄昏时,返乡团果然来到驿馆,但看见驿馆中空无一人,连吃的喝的都没有就有点奇怪:驿馆工作人员身为国家公务人员擅自离岗可是违反劳动安全作业标准,要受处分的,这时候怎么会一个人影都没有?眼睛一瞟又看见几个樵夫背着柴傻愣愣的杵在不远的密林里鬼鬼祟祟的看着这边,那还不警觉才有鬼。
  没有一点演技的樵夫,当个群演都不够格。
  庞勋当即派人把几个樵夫抓来,大刑一伺候,几个假樵夫就全招了。
  庞勋他们当即将计就计,给元密军摆了个疑兵之计:在山下扎了很多稻草人作为疑兵,自己则带领大部队连夜朝符离方向进攻宿州。
  元密军眼神不好,胆色也不好。当时没发现,等到半夜发现了,又怕有埋伏,索性退兵到城南安全地带,第二天天亮才去追赶。
  十几个小时,已经够庞勋做出一件大事。
  庞勋军已达符离,离宿州近在咫尺。
  宿州是观察副使焦璐坐镇大本营,焦璐夜里仓促之间组织500人迎战,双方在濉(sui)水之上展开水战。要半夜突然加岗的焦璐军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作战,战果可想而知。人数不如返乡团,士气更不如,是一触即溃,望风而逃,让庞勋直捣宿州。焦璐很郁闷,士兵大都派出去作战,大部分战败后跑的还不回来,只得组织最后一点兵力想挖开汴水阻挡返乡团。可惜挖的速度太慢,返乡团到时,水还是不急不躁慢悠悠的流淌,返乡团裤腿一卷就能过河。焦璐没办法,只好官服一脱,跑去徐州和崔彦曾挤一块办公。
  返乡团占领宿州!
  占领宿州后,庞勋做了和裘甫一样的得民措施--开仓放粮,给老百姓发钱发米。
  庞勋靠这招一天之内连家带口的就招募了数千人,其中壮丁也有千多人。当然庞勋的粮食不是白拿的,有的拿了粮还不想当兵的壮丁直接就被返乡团砍了。小便宜没这么好贪的,只占便宜不干活的人在什么时代都是要首先被淘汰的。
  一半自愿一半强迫的招来这么多兵,庞勋便自称兵马留后,(暂代节度使)安排分兵守城。
  第二天元密军收到消息紧赶慢赶过来,宿州城上已经旌旗招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