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情事_第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节 (第2/3页)

,此处是王家最尊贵的地方,也是最安静的地方。伺候的除去善诲外便唯有外头打扫的,那打扫的老仆见着王璋便先请了安,又说了句“二爷来了”,让人进去了。
  他跪在东堂,像那日一样,恭敬而又诚服的跪着,“逾明拜见祖父。”
  王栋喝了一口茶,才看向王璋,“这一路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变了。”
  王栋握着茶碗,平静无波的双眼合上,“不是他们变了,是你变了。逾明,你要的我已经给你了,往后的路却是要靠你自己一个人走了。”
  “孙儿明白。”
  “下去吧。”
  王璋应是,磕了头才告退。他走出东堂的时候,又回望了一眼,深深吸了一口气才走。
  他的步子已经越来越沉稳,而他的洁白如玉的面容也因着这几日的奔波带着一些沧桑的美感。
  翌日,刑部,三堂会审。
  韩仁跪在大堂上,像往日他所审的犯人一般,匍匐的跪着。证据确凿,容不得他反驳,他为官十余年,也曾做过好官,可是——
  人的欲望实在是太大了,好官?那两袖清风有什么用?他听着那一条条罪证,合上了眼,既然已成定局,他无可辨,也不愿再辨。
  他这辈子说的话已经够多了,真的假的,好的坏的。
  如今却是一句,也不愿再说了。
  最后他听着那刑部尚书说道,“京兆府寡妇一案实属孙坚所为,判死刑。韩仁,你身为命官包庇孙坚,收拿贿赂,罪不可恕。你的罪,本官会亲自禀明圣上,由他定夺。”
  韩仁被带下去的时候路过王璋身边,说道,“王大人好本事,可是这世上贪官太多,好官却只有几个。王大人要是想走好这条路,却是难上加难啊。”
  王璋便笑,侧了身子,对韩仁拱手,“韩大人,好走。”
  韩仁也笑,迈开步子往外走去,外头的民众正在喊着,“王青天”,“王青天”..
  青天?韩仁侧头看了王璋一眼,原来百姓眼中的好官是这样的。他又一笑,挺直了背脊,负手离去,他既然选了这一条不归路,便再也不会回头。
  这一桩案,算是了结了。
  王璋几人散的时候,外头的民众还是一声声喊道“王青天”,“王青天”…同行的一位大理寺官员唤张,便与王璋说道,“王大人的声明愈发远播了,往后这汴京女儿们的心上人,怕是要多添一位了。”
  王璋也笑,对此却也不置一词,走到门口,那头民众已被人拦在了一边,仍在喊着他。
  王璋便对诸位民众拘了一礼,又道,“请大家回吧”。他生得好,如今穿着一身官服,脚踏黑靴,腰挂银鱼袋,端的身量风流,一笑便愈发好看了。
  那头便有人喊道,“请王青天先回。”
  王璋便与众人告辞,又与张说了几句,转身上了马车。他挑了半张帘子,有认识他的瞧见了便说道,“是那王青天”…
  也有姑娘在上头喊道,“王郎长得甚是好看,为何不上楼来喝酒?”
  便也有人说道,“王郎王郎,你好风姿,不若入奴梦里来。”
  更有甚者,往王璋车里砸去丝巾头花,王璋对此也不过一笑,他如今愈发能沉得住气了,与上头的姑娘们挥了挥手,才落了车帘。
  那韩仁到底还是被摘了官帽,圣上慈恩,只抄了家让那韩仁流放了,却没计较韩家其他人的罪责,只是韩家此后数代都无为官的可能了。
  今日是那韩仁流放的日子,汴京的民众们各自备了鸡蛋菜根,等那韩仁过来砸了人身上去,口中还骂着“黑心的东西”,“若不是王青天,那活生生的一条人命就让你掩埋了去”...
  等韩仁到城门口的时候已经不成样子了,王璋从马车里走了出来,仍是那一副丰神俊秀的模样,见着韩仁拱了手,“璋今日,是来送大人一程。”
  韩仁一手擦着脸上的鸡蛋液,身子却站得直,“王大人,我有一事不明,当日我为四品官,你对我避之不理。如今我已是戴罪之身,你却躬身有礼。是何道理?”
  王璋抬头去看韩仁,他让人取来酒,走过去递他一杯,“因为,如今的韩大人,让人起了尊敬之心。”王璋举杯,“韩大人,山河路远,我敬你一杯。”
  韩仁饮尽这一盏酒,哈哈大笑,“往日旁人敬我怕我,如今旁人嫌我弃我。好好好,这一杯酒了尽前事。”韩仁砸了酒杯,负手往前,流放三千里,路还很长,可他这颗心却愈发平和了,他迈了步子也不去看人,“走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