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节 (第1/2页)
看到这么大包小包的,元巧巧有点无奈。 不过也收下了魏彩娥的这份心意。 过去的事也不能全怪他们,毕竟他们全家也是被蒙在鼓里的,要怪就怪元菲菲太狡猾。 想着过去的事情元巧巧便想起了危难之中帮助过她的王婶,也不知道王婶现在咋样了,等有合适的机会了,就回去看看王婶好了,也顺便感激下王婶对她的帮助,要不是王婶,她当初哪能那么顺利离开邱家,这样的恩情她会记一辈子的。 知恩图报才是正经做人的道理。 ☆、第二十四章 扩大规模 要搁之前,元巧巧是不会马上起回去看王婶的心思的,因为她毕竟是从家里跑了的,生怕回老家那一片了被人看到,可现在元家人已经知道她在哪了,再逃避也没有意思了。 至于邱家,她就更不会怕了,当初从邱家顺利离开,她就算是已经摆脱这个泥潭了。 于是看望王婶的事便存在了她心里。 馄饨摊生意太好,上回食客没位置坐凑合差点害她家被偷的事也给她提了个醒。 她便出钱把隔壁的房子也盘了下来,把两边打通扩大了规模,本来只能在门口摆五六张桌子的馄饨摊现在有了敞亮的大厅,可以摆十几张桌子。 规模扩大自然也少不了人手,否则就她和杜大婶两个哪里忙得过来,她便又雇了两个手脚麻利的人,一个是已婚的小媳妇,名叫慧莲的,还有一个是个十九岁的姑娘,叫方芳。别看这姑娘年纪也不是很大,干活可是一把好手。 这两个新雇来的人元巧巧就不管住了,只管吃和发工资。 不过两人家都在县城里,对于管不管住倒是不在意。 有了地方,元巧巧和杜婶也不挤一间住了,两人现在都有了各自的卧室。 至于杜大婶,被元巧巧冠名了一个“店长”的头衔,工资自然也加了,现在杜大婶一个月的薪水是四十五元,比很多在政府上班的人都高很多了。 雇了这么些人,元巧巧也彻底解放出来了,除了每日调制馅料依旧少不了她,平时馄饨摊做生意的时候她只负责收钱算账了。 打通房子,购置新物件,还有招人手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活计,再说了元巧巧也不可能停了馄饨摊的生意专心忙这个,那样可要损失很多钱呢,还容易让客源流失。 于是这边门口做着生意,那边屋里每天乒乒乓乓的各种敲击声。 元巧巧这一忙活就从三月忙到了五月。 等一切都弄妥当,她人都瘦了不少,没办法,操心的地方太多了。 这过程中,祁言冬李奶奶也没少帮忙。 帮忙找施工的购置东西都是很麻烦的事情。 元巧巧还要顾着摊上的生意,祁言冬这个时候便自告奋勇了。 帮着她跑东跑西的,李奶奶在宅子里一直也挺清闲的,就来了摊子上顺便帮她照看着点。 所以等新馄饨店正式营业的前一天,元巧巧专门歇业一天,好好做了一大桌子菜,酬谢大家的帮忙和辛苦,杜大婶,新招来的两人,祁言冬和李奶奶,大家都在。 有着上次喝醉的教训在,这次元巧巧也没敢再喝酒,只是在吃饭前好好感激了下诸人。 元巧巧的手艺祁言冬李奶奶早就尝过,和她一起住的杜大婶也经常吃到,倒是新招来的两个,发现这个老板做菜是真心好吃,原来老板不只是会做好吃的馄饨呀,在某一方面很厉害的人总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元巧巧虽做了老板,也没有那种老板就什么都不用做,甩手掌柜的心思。 店里管吃,这个吃就是她负责的,一想到以后能经常吃到老板做得菜,慧莲和方芳的心情就很好。 元巧巧凭借一顿饭就成功俘获了新招来两人的心。 新店面开业,元巧巧特意搞了活动。 什么第一碗八折,第二碗六折,买三碗可以参与抽奖。 这可都是后世里烂大街的营销活动,可在一九八一年那就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了。 为了迎接这个活动,元巧巧和杜大婶几个准备了非常多的馄饨。好在天还不热,不然这些馄饨放一晚可就不能用了。当然准备的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营业的时候还得现包不少。 为此元巧巧又起了买冰箱的心思。 她可是有着上一辈子记忆的,自然晓得冰箱的好处。 这会家里能用上冰箱的人还不多。 馄饨一碗又不是多贵,再加上她们家的馄饨的确好吃。 饭量大的人一个人就能吃掉两三碗。 现在搞活动能便宜吃还能抽奖,听闻的人蜂拥而至。 虽然早有准备,元巧巧她们还是被这阵势吓到了。 店里面坐得满满当当的,外面还排着队。 有那等不及的就自带了锅碗,买了带回家吃去了。 几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等晚上结束营业的时候,几个人累的仿佛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 只是一数钱,元巧巧就打起精神来。 只因数额太惊人了。 八毛一碗的馄饨,销售额竟然有上千块! 虽然这其中还有些小菜的销售额,可那也意味着她们卖了上千碗的馄饨。 这可是一九八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