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书局_第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节 (第2/2页)

前,他方回过神:“我还要实习?!”
  “明天别忘了,早起去宫外上班,记考勤的哈,迟到了扣工资。”
  温知著好心提醒。
  温烨霖:“……”他现在拒绝还来得及吗?
  -
  温知著先去看办公室。
  她到的时候,萧兴运也在。
  她有点惊讶:“萧老板也在?”
  萧兴运淡笑:“温老板的要求不一般,我盯着验收放心些。”
  “有劳了。”
  两人打过招呼,温知著进行验收。当初这间成衣铺子,被选作办公室,是非常有原因的。
  临街的铺子后面,连着的是一处四方小院。小院不大,另三面是三间屋子,稍大些的是东屋和西屋,分别在小院左边、右边。中间的是南屋和北屋,一处临街,一处隔院相对。
  是以,温知著的安排就是:
  东屋做印制室,印刷、装订的人在此;
  南屋做综合办公室,混合了编辑室、发行部、财务室、编务等;
  西屋大些,离东屋又远,做印刻室,刻版人员在其中;
  北屋临街,自然发挥其优势,是一个小型茶歇处兼书店,会客、谈事,或员工休息,皆可来此,也能接待散客,起到宣传作用。
  印制室做的是一张张长桌,方便版子、纸一字排开;综合办公室和印刻室,则是小格子间,让每个人处在独立又安静的办公环境中。
  萧氏做工很好,也很细致。温知著验收完,没什么问题,又细问了下木板的进度,确定明日刻版人员就可开工,温知著满意点头。
  萧兴运见她还要忙,简单寒暄两句后,遂提出告辞。温知著送他至门外,回去接着工作。
  她伏在新的办公桌前,写下营销宣传方案,把自己能想到的方法,全部罗列出来,想着能试试就试试。因为,她也不确定,在现代有效的宣传,换成这里哪种有效、哪种无效。
  方案写好,到了约定的时辰,徐春霞正式来报道。她应该是大印书局第二个到岗的员工了。第一个是她自己。
  她一进来,局促地搓搓手:“东家,我还以为走错了呢。”
  走到门前,看见招牌换成了“大印书局”,有点不适应。
  “今天刚挂上招牌,习惯了就好。”温知著给她介绍,“这以后是你的工位,你就在这儿办公。”
  “我还有工位?”
  徐春霞惊呆了。她看着眼前豪华大气的格子间,一股难掩的感动在心中流淌,莫名地使她眼眶发热。
  这是她可以有的待遇吗?
  她不敢想啊。
  “嗯,以后大家都在这里共事,好好干。”
  温知著年岁没徐春霞大,此刻却老气地拍拍她的肩,以资鼓励。
  徐春霞声音微哽,重重点头:“我一定不辜负东家期望!”
  “好了,来看看这个吧。”
  温知著给她看的是刚才写的宣传方案。
  通过方案,她给徐春霞详细介绍了下即将出版的图书。因为,她作为目前唯一的发行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特点及优劣势,才能在之后的工作上着重发力。
  介绍完,徐春霞有一瞬的懵圈,问:“东家,我们以后就不卖衣服,改卖书了?”
  “是,也不是。我们不仅卖书,更是做书,自产自卖。”
  温知著解释。
  徐春霞一拍大腿:“这个好!读书,能让人明眼!”
  温知著点头:“你认可就好。”就怕不认可,到时候也做不好。
  想到徐春霞之前卖衣服的营销方法,她问道:“方才我说的,是我想到的。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徐春霞张张嘴,有点犹豫。
  温知著鼓励她:“无妨,你大胆说。方案就是要碰撞,才有火花。”
  徐春霞试探开口:“东家,您方才说府试,我就想到我那大儿子,其实也在准备府试。这本书,感觉对他非常有用。他还有一群同学,也有的要参加考试。只是,您也知道,一本书价格太贵,寻常人家怕是买不起啊。”
  这才是徐春霞纠结的地方。
  现在手抄书,一本书五六两银子,甚至七八两,贫苦百姓根本买不起书。
  温知著也有了解此时书价,这般高的价格源自于手抄书的成本。
  “我们这本没有那般高的价格。”温知著估算了下成本,“这本书应该卖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
  徐春霞惊得无以复加。
  “东家,这个价格我们会不会赔本?”
  “不会。”
  这个价格,若是卖出三千册,成本大约占百分之三十多,不到四十。若是之后销量再高,所得皆是利润。
  虽然成本略高,但赚到手里的也不少,能给她的员工有一个与劳动匹配的收入。
  可前提就是,三千保底,再往上。
  温知著也说了这个条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