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1/3页)
目前突厥王子和姜言惜都还被关在大牢里,安永元的发妻也没死,应该不会再发生他囚禁女主的情节。 想归想,姜言意心底还是有了几分担忧,面对楚淑宝的疑问,她搪塞道:“酒楼里今日要办安府的席,我还能连主人家名字都不知道么?” 楚淑宝一想,似乎是这么个道理,她拍拍自己脑袋:“是我傻了。” 姜言意借口去后厨看看离开了柜台,实则是去了女客那边。 她跟安老太太虽只有两面之缘,但老太太给她的印象很好,她还是不希望今日的寿宴出什么纰漏。而且安永元算是封朔麾下一名得力大将,原书中安少夫人的死对他打击巨大,几乎是一蹶不振。 现在封朔正是用人之际,她也盼着安少夫人一直好好的,这样安永元就不会走上原书剧情。 姜言意虚眼瞟了一眼,发现安少夫人坐在安老太太身边,安老太太还时不时给她夹菜,祖孙俩倒是十分和睦,安夫人对儿媳的不满,却几乎是直接写在脸上的了。 边上有一桌妇人在边吃菜边谈论安家的事。 “今儿安府还得多亏找上了如意楼,不然这脸可丢得没边喽!” “不知安家那边是怎么了?说好的是在府上做寿,怎地临时又换了地方?” “啧,还不是安家那孙媳妇,小门小户出身,压根不知道怎么管家,婆母把安老太太的寿宴交给她来办,可不就搞砸了?” “娶妻还是得娶贤,给老人家做寿这么大的事也能出幺蛾子,可见这孝心也没几分。” “这都不算什么,我听闻啊,那小媳妇不安于室哩!” “还有这事?她能嫁进安家都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吧,还不知足?” 这话刻意压低了嗓音的,一桌妇人都不自觉凑拢了些,姜言意正好站在靠墙放置茶壶的矮几处,也听得真切,她假装泡茶,故意拖延时间。 只听那说安少夫人不安于室的妇人小声道:“这丑事被压下来了罢了,据说是跟府衙那边一个姓陆的小官有了首尾,两人偷情还双双坠湖,她被那姓陆的救起来,安将军当时去接人,脸都是铁青的。” “难怪今日安老太太过寿都不见安将军从军营回来……” 这一句句不是刀子,却胜似刀子。 姜言意没做声,可能是她敏感了,但几个妇人一说府衙那边姓陆的,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陆临远。 不过原书中陆临远跟安少夫人就毫无交集,应该不是陆临远才对。 眼瞧着小二端着托盘过来上菜,姜言意打住思绪,过去亲自端起两盘贺寿的菜,放到安老太太那桌:“这是小店赠送的贺寿菜,恭祝您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是用雕了精美花纹的南瓜为容器盛的甲鱼汤,宰杀好的甲鱼加银耳、香菇、火腿肉,提前两小时用砂锅炖至软烂。 雕琢了福禄寿喜纹的南瓜上蒸笼蒸至七成熟后取出,这时候的南瓜熟而不烂,倒入甲鱼汤后也不会变形或是压破瓜壁。盖上南瓜盖子,形状十分别致,甲鱼汤不仅味鲜,还多了一丝回甘。 “福如东海”是一道蒸鱼,杀好的整鱼改刀后先油煸至两面金黄,用香浓的骨汤炖煮切丝的香菇和火腿,后用香菇火腿点缀鱼身,汤汁灌入鱼腹调味,再上笼炖焓。蒸好的鱼表皮金黄,里面的肉细腻嫩滑,清香十足。 安老夫人耳朵不好使,但看到姜言意上菜又说了什么,还是笑得合不拢嘴,冲姜言意点了点头,算表示感谢。 安夫人也难得开了一次金口:“我代家母谢过店家。” 她目光上下打量姜言意,许是觉得姜言意容貌太过艳丽,眼中流露出些许高高在上的鄙夷来。 姜言意不为所动,依然含笑道:“夫人客气了。” 说完她便离开。 两道菜的寓意极好,特别是“福如东海”的南瓜雕花,引得宾客们啧啧赞叹。 这是姚厨子的招牌菜,不仅考验刀功,也是个细致活,下刀的力气稍重一点,这南瓜就雕毁了。 安夫人在姜言意离开后,用帕子掩了一下口鼻,仿佛是闻到了什么让她难受的味道:“这酒楼东家瞧着面生得很,不知是何来历?吃饭的地方还摆弄脂粉,不知情的还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