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2/3页)
这是什么地方呢!” 挨着安夫人坐的妇人小声道:“安夫人您潜心礼佛不知道,这位东家可了不得,她是楚家的二姑娘,辽南王前几天刚去楚家提亲,光是纳采礼都叫人咋舌。” 安夫人意有所指说了句:“模样生得好。” 这话是明着是夸姜言意的容貌,实则是说她不过是个以色侍人的。 楚家得了这么一桩好亲事,不少人家都眼红着,只不过当着面不敢说出来罢了。 那妇人听了安夫人这般说,也望着姜言意的背影掩唇笑起来:“楚家几位姑娘都做起这抛头露面的生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楚家揭不开锅了呢。” 平日里一直耳背的安老太太突然出声:“素娘,我乏了。” 安夫人只得打住话题,对桌上几位还在用饭官妇道:“你们慢用,母亲身子骨不好,我先带母亲下去歇着。” 官妇们便说了些恭维的话,安老夫人起身,安少夫人自然也得跟着上前搀扶。 姜言意在柜台处一边看账本,一边噼里啪啦打着算盘,粗略算了一遍,如意楼今日开张不到半天,就已经赚了有两百多两银子。 这个数字成功抚慰了姜言意这些天因为花钱如流水而受伤的心灵。 她喜滋滋问一旁的楚淑宝:“你们卖胭脂赚了多少?” 楚惠宝负责管账,立马脆生生回了句:“三十七两了。” 都是个不错的开头,姜言意心情甚好,看着忙碌的大堂,她正琢磨着一会儿做点什么好吃的犒劳伙计们,一个店小二就慌慌张张跑过来,对姜言意道:“东家,安家夫人摔了!” 姜言意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安老夫人摔了,忙往柜台外走:“在哪儿摔的?” 小二道:“安老夫人乏了,安夫人送她上车后,下马车的时候,不知怎地崴了脚,直接从车辕处摔了下去,门牙都崩断了一根。” 如意楼前就是大街,铺了青砖的,门牙磕地,还真有摔断的可能。 姜言意走出店门,就瞧见安家的马车前已经围了一堆人,安夫人被几个丫鬟婆子簇拥着,嘴边捂了手绢,但手绢已经被鲜血染红。 反倒是安少夫人手足无措被挤在一旁。 明明吵闹的是安家马车前,但姜言意似有所感,视线朝着对街望去,果然瞧见了停在路边的一辆马车,车帘半撩起,里面的人可不就是封朔。 他怎么在这儿? 第103章 封朔跟姜言意对视一眼后, 很快放下了车帘,他的马车低调,又停放在不起眼的位置, 并没有什么人注意到。 姜言意也知道现在不是问封朔为何会来这里的时候, 在封朔放下车帘后,她带着郭大婶和一个小二往安府的马车那边走去, 招呼着安府的下人先把安夫人搀进楼里,扭头又吩咐店小二: “快去请个大夫来!” 安夫人自知丢人, 见姜言意过来, 为了体面拿下了掩在嘴前的手绢:“多介(谢)店家恼(好)意, 不必麻谈(烦)。” 崩断了一颗门牙, 安夫人现在讲话都是漏风的,而且这一摔不仅摔断了牙, 鼻骨似乎撞得不轻,她手绢上的血,大半都来源于鼻血。 安夫人只觉得整张脸都是麻的, 磕到门牙时还磕伤了舌头,如今舌头也捋不转, 眼泪花花在眼眶里打转, 若不是顾忌着场合, 怕是得疼得哭爹喊娘。 她若是在姜言意店里摔的, 还能把过失归咎于姜言意的古董羹店, 可这是在街边, 从自家马车上摔下来的, 就算碰瓷也碰不到姜言意店里去。 这副狼狈样进店去,被赴宴的宾客看到了,她面子里子都得丢光。 那些个达官贵妇什么德行, 安夫人再清楚不过,背地里指不定怎么笑话她呢,所以在姜言意提出让她进店休息、又让人去请大夫时,她想也没想就回绝了。 安夫人被安家下人七手八脚送上另一辆马车,跟安老夫人一道回府,只留安少夫人在酒楼招待宾客。 姜言意带着安少夫人进店,安夫人摔了的消息被掩了下来,除了当时在外边的人瞧见了,里面用饭的宾客还不知安夫人出了这么大的丑。 安少夫人在玄关处用手绢抹了一下眼角,勉强换上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