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6章 番外一百九十四 万贞儿与皇上 (第5/7页)
华殿,不得有误。那我就陪伴片刻,待你入睡再去。” 侧坐床榻边,掀开皇太子被子,万贞儿伸入皇太子衣衫,为他轻抚后背。皇太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最喜贞儿身上散发出的气味。” 万贞儿转了个话题,说道:“今日忙碌人杂,未及问你,与皇上相见,情形如何?” “见到父母,十分陌生,好似从未见过。父皇见我一身旧衫模样,多有感慨,欲言又止,叹气连声。” “这就好。” “为何?” “自土木堡之变,你遭受危难最多,性命无时不在危险中。今日皇上有内疚之心,将来也对殿下多少有益。这许多年,你一众弟妹皆同父母亲一同居于南宫。虽无自由,但至少亲人之间仍可相互慰藉。” “才不要同他们一起。我按你所教之言禀告父皇,囚禁之间未敢荒废时光,有习诗词文字,今次返宫,首要之事乃读书求知,请求父皇安排师傅教授经史。父皇听后甚是欣慰,即命李贤推举,并令覃昌侍读。只是不知为何,母亲对我有些冷淡,只顾和两岁的弟弟见泽玩耍。”皇太子轻轻地哼了一声。 万贞儿立即问道:“皇上对弟弟如何?” 皇太子说话声有些不清楚:“看上去甚是疼……爱。” 万贞儿低头望望,他已然进入梦乡。为太子将丝被掖好,亲切地贴了他的脸颊一下,站起身走出外间,披上长衫,轻步向正殿而来,她悄悄打开门,迈出门槛,回身将门带上。 静静地伫立在门前的台阶上,仰头望着一轮明月以及不时在月亮前掠过的浮云,她深感世事无常,前几日还在满目残破的被囚的小院落,惴惴不安;转眼却在这重兵把守的皇宫之内,身着锦衣,四周华贵。 回想起前晚在霸县同太子逛街回来,当太子入睡后,皓月当空,想着将伴随太子回宫的事,久久不能入睡。此时回宫,同出宫时情形大相径庭,这许多年,小主人亲生母亲周妃被囚南宫,由她代行母职,此时周妃重获自由,可她一向不友善,是否会将我二人分开亦未可知。在宫中多年,对宫中炎凉世态深有感触,那时太子家族失势,内宫上下,对小太子避之不及。如今小太子父亲重掌朝政,小太子回宫后,服侍、周旋于他身边之人必定你往我来。那些小宫女,哪个不俊俏活泼;那些中官,哪个不能言会道,善揣人心。之前小主人无得选择,只有我贞儿一人在侧,今后他被这些一众宫女中官环绕之时,还能否依然如故的待我?毕竟他年方十岁,情感随环境生变,亦不出奇。而对我而言,这十年他已结为我心头之肉,苍天在上,我对他之情,深似那浩瀚星海。若到时每每在后宫相见,他再不像如今待我那般充满亲热依恋,而是满面漠然时,我之心岂不如被针刺?正所谓“红颜未老恩先逝,最是无情帝王家”,与其承受如此无尽之痛,倒不如决断于此时,心怀思念于宫外,同家人一叙天伦,了此一生好过了。心思已定,方才有午门之外那番言语。只不过,她那决断之心,在后来小太子哭着跑来那一刻,瞬间化为乌有。 不料,进宫后这一日,竟是如此顺利,孙太后许我继续跟随太子,今后可无惧周妃将他二人拆散。再有,小太子自行下令,除我不需他人相陪,这下这清宁宫中,可同他日夜形影不离。万贞儿想着,心中很是喜悦。 此时,旧时咸阳宫宫女红儿、妙玉提着值更灯笼路过,打断了万贞儿的思绪。二人双双向万贞儿鞠躬,小声说:“万姑娘还未歇息?” 万贞儿和善地点了点头。 红儿有些犹豫地说:“万姑娘,当年未追随太子殿下……那是我们一时糊涂……” 万贞儿微笑着打断了红儿:“你们又不是心怀歹意,私心谁人能无?以后细心侍候殿下就是了。” “多谢万姑娘体谅,万姑娘劳神整日,夜深了,早点儿歇息吧!”红儿、妙玉再次齐齐鞠躬。 次日一早,万贞儿在清宁宫迎接分别五年的黄惟,在她眼中,黄惟更加风度翩翩,二人各自叙说五年经历,此时沉浸在重逢喜悦心情中的她们哪里知道,一场残酷清洗即将在内廷外朝展开。 那日在霸县被锦衣卫林指挥使一行追上时,林指挥使对朱见深所说“正月十七凌晨,你父自南宫返回奉天殿,在朝臣拥戴下,重登皇位”之言,并非完全为真。实情是景泰七年十二月,年仅二十九的景泰皇帝在宫中突然病倒。皇帝病重,储君悬空,给了朝中几个心怀私念的朝臣以可乘之机。他们心想:若景泰帝驾崩,由其他皇族顺位继承皇位,他们无法由此获得任何富贵功名。只有趁机拥戴被囚于南宫的英宗复辟,他们将摇身一变为大功臣,富贵将无可限量。 此次事变始于武清侯石亨,景泰七年十二月末,当他入宫觐见景泰帝时,发现他咯血,且面色枯槁,他估计景泰帝病入膏肓,时日有限。石亨本是明